在图书出版编校的过程中,有一类稿件非常棘手,那就是会计类教材。这次我们就来看看此类图书的编校问题,相关图书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。

 

会计类教材出版棘手的原因

第一,会计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横跨文理科的特殊学科,因此会计类教材的编校过程既涉及字、词、句、标点的梳理,又涉及公式、图表、计算等。


第二,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几乎年年更新,但收来的稿件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陈旧的知识内容,编校时特别需要加以甄别并根据最新法律法规予以改正。


第三,由于稿件可能存在一些会计知识的专业性差错,编辑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

 

会计类图书出版编校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

1. 字、词、句、标点

会计学科有很多专有名词和固定用法,书稿中应使用规范的用法,不能随意造词。例如, “帐”统一改为“账” “增值税率”统一改为“增值税税率”;“增值税额”统一改为“增值税税额”。“营改增”这个词加不加引号要全书统一,一级账户和二级账户之间应用破折号而不是一字线。

 

2. 公式、图表、计算

公式一般统一居中排,字体区别于正文,全书公式的格式要统一。


会计教材里用图表来表述内容的情况比较多,但作者对图表规范化要求不太了解,因而他们所提供的图表往往不完善、不规范。这就要求编辑认真审理图表,与作者一起商讨、修改,甚至重新设计绘制。


图表的序号要注意保证连续性和统一性,常见的样式如:图2.1,表3-2等。图表的标题应能确切反映图表的特定内容。


书稿中的例题都需要重新计算,如有错误要予以改正。如有习题,其答案也需要进行验算。

 

3. 根据法律法规需要更新的内容

名称有误的,例如:“营业税金及附加”这个词现在统一改为“税金及附加”,“财务会计报告”统改为“财务报告”等。


按新会计法规应及时更新的内容。如,“营改增”之后需修改涉及营业税的内容、增值税税率的更新、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、15位的税号应统一更新为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,都需要编辑特别注意,如果涉及篇幅较大的,还可做退修处理。

 

4. 会计专业知识的差错

例如“T型账户”。一个T型账户有左方和右方,分别称作“借方”和“贷方”。金额记入其左方时称为“借记”该账户,记入其右方则为“贷记”该账户。T型账户中会计科目下要标注“借方”“贷方”字样,记账方向是T型账户的重要要素,不能缺省。

 

5. 可选增电子资源

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,可以在每章节末尾加上二维码,关联电子资源(如配套题库、最新法规等)。